2011年全香港中學生『生死教育』徵文比賽 作品一覽
登記編號: 30010
參賽者編號: 120
級別: 中三
參賽者: 黃雋康
就讀學校: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
最後的旅程
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清明節,是孝子賢孫們慎宗追遠的傳統中國節日。面對着人山人海的各大墳場,數以噸計的傳統紙紥,以及千萬縷裊裊上升的輕煙,於我來説,是一種不解和歎息…‥
外婆離去那天,我哭了。
一個一週前還生蹦活跳的活人,怎會驟然逝去呢﹖外婆是一個爽朗硬直的人,七十多年來含辛茹苦地養大母親和舅舅,一直持家有道,深得外公的信任和子孫們的尊敬。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外婆是我最親最疼的親人。自我出生以來,外婆與我的生命就此聯結起來。她對我百般呵護遷就,又與我無所不談,解答我的好奇。她硬朗率直的笑容和每一言每一語,將深深刻印在我們心靈的深處…‥
葬禮那天的情景,至今仍歷歷在目。
外婆生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,因此她的葬禮也採用了天主教禮儀。當天黃昏,出席喪禮的親友先後入座,因為外婆生前見義勇為,樂於助人,因此許多受了她當年恩惠的親友趕來送她最後一程:澳洲的舅舅夫婦、遷居美國的義兄一家,還有更多的是從中國各地趕來。堂區的善別小組和母親在打點最後一切。每個人都不發一語,只有輕輕的歎息和靜靜的垂淚。痛失老伴的外公坐在靈堂的一角,低頭輕輕地拭去臉上的淚珠。悲痛的我坐在靈堂的第一行,凝望着高掛靈堂的遺照。
沒有呼天喊地,也沒有道士作法,只有一片寧靜。
外婆生前不愛喧囂嘈雜,也討厭做作。還記得當外婆七十大壽時,家裏人曾計劃為她在酒樓擺上一場壽宴,但外婆堅決拒絕,只願意在家中開一場私人派對招待至親密友。外婆説她七十多年來見盡世間風雨,也見盡假仁假義的偽君子們,因此對這些做作不堪的門面工夫嗤之以鼻。
喪禮開始了,靈堂播放着外婆生前所拍下的錄像,靈堂頓時迴響起外婆爽朗的笑聲和風趣幽默的話語。人人臉上掛着一絲的苦笑,卻掩飾不了無盡的失落。突然,外公悲從中來,黯然落淚,靈堂頓時瀰漫一股悲痛的氣氛。
守靈彌撒在晩上九時開始,主禮神父帶領我們一同為亡者祈禱,並頌唱安魂曲。神父在講道中勉勵我們堅強地活下去,因為「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」﹙若望福音11章25節﹚同時,靈堂再次播放外婆的生活照,大家都笑了起來,緩解了悲哀的情緒,令我想起日本作家島田洋七的作品《佐賀阿嬤笑着活下去!》,歡樂的回憶成為了亡者珍貴的禮物。
隨着親友們瞻仰遺容的結束,禮成詠徐徐響起,主禮神父帶領着靈柩步出靈堂,親友緊隨其後。一行人登上靈車,駛往長沙灣聖辣法厄爾墳場。靈車駛過市區,駛上公路,一步一步地接近墳場。
外婆的墳墓是常用的基督徒樣式,清雅樸素,墓頂插着基督聖架,一切奢華無用的裝潢通通欠奉,比起大富人家的十層寶塔更顯得自然實在。
沒有珠寶陪葬,亦沒有紙紮陪伴同行,只有一副泠清的棺木。
外婆生性節儉,不喜金銀財寶,一切知足。她常説六十年代是她一生中最緬懷的年代,縱使經濟困難,但人與人之間的知足關懷,是多少金錢都換不來的。
曾有一次外婆想做一對金手鐲,但當她一聽到售貨員的報價時,立即便打了退堂鼓。她笑着説這對金手鐲不買也沒關係,不值得破費。外婆逝去前一星期大概料到大限將至,與我們笑説死後將她海葬,免卻墳位,只須每年出海灑些花瓣紀念便行。想不到竟一語成讖,也成為了我們一家人的遺憾。
既然亡者已逝,風光大葬所掩飾的只有無窮的失落和哀愁,那不如讓往生者安寧地航向天國。須知道,航向天國的永生號安檢極其嚴格,所有乘客不得隨身攜帶行李,一顆塵土也帶不走。既然如此,那我們倒不如放開所有,送上一份祝願,祝願亡者旅途平靜,一路平安…‥
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清明節,是孝子賢孫們慎宗追遠的傳統中國節日。面對着人山人海的各大墳場,數以噸計的傳統紙紥,以及千萬縷裊裊上升的輕煙,於我來説,是一種不解和歎息…‥
外婆離去那天,我哭了。
一個一週前還生蹦活跳的活人,怎會驟然逝去呢﹖外婆是一個爽朗硬直的人,七十多年來含辛茹苦地養大母親和舅舅,一直持家有道,深得外公的信任和子孫們的尊敬。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外婆是我最親最疼的親人。自我出生以來,外婆與我的生命就此聯結起來。她對我百般呵護遷就,又與我無所不談,解答我的好奇。她硬朗率直的笑容和每一言每一語,將深深刻印在我們心靈的深處…‥
葬禮那天的情景,至今仍歷歷在目。
外婆生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,因此她的葬禮也採用了天主教禮儀。當天黃昏,出席喪禮的親友先後入座,因為外婆生前見義勇為,樂於助人,因此許多受了她當年恩惠的親友趕來送她最後一程:澳洲的舅舅夫婦、遷居美國的義兄一家,還有更多的是從中國各地趕來。堂區的善別小組和母親在打點最後一切。每個人都不發一語,只有輕輕的歎息和靜靜的垂淚。痛失老伴的外公坐在靈堂的一角,低頭輕輕地拭去臉上的淚珠。悲痛的我坐在靈堂的第一行,凝望着高掛靈堂的遺照。
沒有呼天喊地,也沒有道士作法,只有一片寧靜。
外婆生前不愛喧囂嘈雜,也討厭做作。還記得當外婆七十大壽時,家裏人曾計劃為她在酒樓擺上一場壽宴,但外婆堅決拒絕,只願意在家中開一場私人派對招待至親密友。外婆説她七十多年來見盡世間風雨,也見盡假仁假義的偽君子們,因此對這些做作不堪的門面工夫嗤之以鼻。
喪禮開始了,靈堂播放着外婆生前所拍下的錄像,靈堂頓時迴響起外婆爽朗的笑聲和風趣幽默的話語。人人臉上掛着一絲的苦笑,卻掩飾不了無盡的失落。突然,外公悲從中來,黯然落淚,靈堂頓時瀰漫一股悲痛的氣氛。
守靈彌撒在晩上九時開始,主禮神父帶領我們一同為亡者祈禱,並頌唱安魂曲。神父在講道中勉勵我們堅強地活下去,因為「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」﹙若望福音11章25節﹚同時,靈堂再次播放外婆的生活照,大家都笑了起來,緩解了悲哀的情緒,令我想起日本作家島田洋七的作品《佐賀阿嬤笑着活下去!》,歡樂的回憶成為了亡者珍貴的禮物。
隨着親友們瞻仰遺容的結束,禮成詠徐徐響起,主禮神父帶領着靈柩步出靈堂,親友緊隨其後。一行人登上靈車,駛往長沙灣聖辣法厄爾墳場。靈車駛過市區,駛上公路,一步一步地接近墳場。
外婆的墳墓是常用的基督徒樣式,清雅樸素,墓頂插着基督聖架,一切奢華無用的裝潢通通欠奉,比起大富人家的十層寶塔更顯得自然實在。
沒有珠寶陪葬,亦沒有紙紮陪伴同行,只有一副泠清的棺木。
外婆生性節儉,不喜金銀財寶,一切知足。她常説六十年代是她一生中最緬懷的年代,縱使經濟困難,但人與人之間的知足關懷,是多少金錢都換不來的。
曾有一次外婆想做一對金手鐲,但當她一聽到售貨員的報價時,立即便打了退堂鼓。她笑着説這對金手鐲不買也沒關係,不值得破費。外婆逝去前一星期大概料到大限將至,與我們笑説死後將她海葬,免卻墳位,只須每年出海灑些花瓣紀念便行。想不到竟一語成讖,也成為了我們一家人的遺憾。
既然亡者已逝,風光大葬所掩飾的只有無窮的失落和哀愁,那不如讓往生者安寧地航向天國。須知道,航向天國的永生號安檢極其嚴格,所有乘客不得隨身攜帶行李,一顆塵土也帶不走。既然如此,那我們倒不如放開所有,送上一份祝願,祝願亡者旅途平靜,一路平安…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