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erphoto

當死亡發生在身邊 - 談香港人對死亡的看法

周惠賢博士
宗教教育中心研究主任

I. 香港人如何看待死亡現象

1. 忌諱直接談「 死亡 」

中國人向來認為長壽是福,而死亡則是不吉利的事情。

為免直接說「死」,人們於是想出許多不同的字詞來代表死亡。

佛家:「歸西」、「圓寂」

道教:「羽化登天」、「仙逝」

基督教:「主懷安息」、「魂歸天國」等語來代表死亡。
 

民間信仰:「見閻王」

2. 自殺視為解決問題的行為

根據97後,香港人的自殺率每10萬人17.2,超過全球平均率10萬分之14.5,居全球之冠。

3. 專業醫療技術與死亡

在現代高度分工的社會,死亡是個專業分科的連串機械運作。

傳統社會中,疾病死亡均與人情網絡相連。將逝的人在家中走完人生最後一程。葬禮亦貼近家居鄰里。

現代社會把衰老與病亡,收入一個個理性化的程式之中──老人院、療養院、社區中心、警局、醫院、殯儀館……病變有醫療專業處理、悲痛有心理輔導化解、殮葬有多元化的殯儀套餐,整個過程都可以用金錢換來有效率的服務。

4. 傳媒與死亡描述

死亡的面目,卻以超乎真實的大特寫呈現於媒體之中。

例如:交通意外身首異處的可怕圖像、自殺殺人的乖癖奇案、天災人禍引起的震憾畫面,變成商品,出現於螢幕、報章頭條。

直擊死亡的傳媒影像,會不會是現代社會壓抑死亡的心理補償呢?

5. 香港思考死亡現象的轉捩點

「沙士」 作為重新思考死亡的 「里程卑」

「沙士」 :令香港人從一個死亡的「觀眾」 「消費者」作為「思考主體」,重新經驗面對死亡的逼近性、自己認識死亡,以及重新思考自己要怎樣的生活下去、怎樣對待家人,以及身邊的朋友。

II. 香港近年中小學推動生命教育的情況

1. 1996年:天水圍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中學在校內推行「生命教育」生活教育

2. 1999年: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推行為期兩年的「優質生命教育」宗教教育、公民教育、倫理教育

3. 2000年:宗教教育中心進行中小生命教育的研究
 2004年:推出中學生命生育課程《生命是一棵雜果樹》
 2004年:推出小學生命生育課程《成長列車》

4. 2006年:生命天使教育中心推出《生命教育教材套 》

5. 贐明會

III. 在香港推動生命教育的困難

1. 反智 vs 深入反省

每天在社會發生的人與事,都以獵奇的心態看待,事件的主角往往是偷窺的對象,劇情發展的表現者,而非被真正關懷的對象。

社會發生的人與事所內蘊的人文價值(尊嚴、照顧弱勢社群、生命質素)很少成為我們的思考課題。

2. 娛樂課題 vs 人生價值課題

為了劇集的號召力,最吸引人的地方是:你最信的人是出賣你的人。着重人性的黑暗面,而非呈現人性美善面。有原則、忠厚、認真的人是來糟質折磨,娛樂大眾。人性美善面、生存價值不是一個認真深思的課題,只是一個娛樂課題。

3. 追求滿足基本生存 vs 個人心靈質素提昇

現代社會是競爭大群、要求高。由學校過渡到工作是一個漫長、個人掙扎的一個過程。要為了入大學、取得知識、覓得工作而拼搏。

為了爭加競爭、效率,「走捷徑」成為他們生活的主要技倆,是滿足馬斯勞的需要層次理論(Maslow’s Hierarchy of Needs)最低的幾層

IV. 中國宗教(道教)及基督教對死亡的看法及其療效儀式

1. 道教的死亡的看法

道教的死亡觀吸納了儒家、佛教、民間宗教的信仰,認為人有「魂」和「魄」。

「魄」:入土為安;「魂」按人生前的際遇,可為分四處去向:

立功、立德:升仙

按血脈相傳:成為祖靈一般販夫走卒會魂飛魄散,成為孤魂,沈淪冥界。

非壽終正寢,成為冤魂惡鬼。

若成為仙人或祖靈,其子孫及家庭事業會得到庇佑。若成為孤魂惡鬼,會回陽間色害子孫,是家庭、疾病、災禍的源頭。

所以,亡者沒有離開生者的生活空間、際遇。亡者的牌位和墳墓是亡者依附的象徵,是須受到保護和尊敬。

道教的喪禮是以「家族」為單位,認為後人對先人至孝的表現是煉度先人,令先人脫離冥界之苦,早日煉成「仙」。當亡靈得到安慰,生者亦可得到安全感。

2. 基督教的看法:

保羅相信耶穌戰勝死亡而復活,人可以透過基督教信仰,改變與死亡的關係。死亡只是脫離罪、肉體的綑綁(羅6:7),死亡只是進入了另一種「睡了」狀態,他們還會醒來。

當基督第二次再來時,他們會與主相遇,進入更美好的生命,在上帝身邊永享福樂。因此,基督教相信只有「睡了」的信徒,沒有「死了」的信徒。因著基督教相信「死亡」只是進入一個更美好的天地,因此基督教為死者辦喪事時不會太悲傷。

倘若死者的家屬亦是信徒的話,他們相信將來亦會與先人在上帝懷中相遇。因此死者的家屬及參加喪葬禮儀的人都比較冷靜

V. 總結

基於道教重視人的身體與靈魂,相信人的終極歸宿是成仙。若是修成正果的人,身體可以不死,升天成仙。因此道教仙法鼓勵信徒在有生之年日,遵經守戒、積善行德來修煉自己、淨化自己,來達至不死、羽化成仙的最終境界。基督教因為重靈魂輕視身體,使基督徒面對死亡時,就像是面對一個「門檻」。當基督徒跨過這個門檻之後,就進入真正嶄新、喜樂、永恆的生命。因此生命的意義就是個體在有限生存的時空裏,恢復對上帝的記憶,並且回轉歸向上帝才能認識上帝。

 

 

參考資料 :

1. Bregman, Lucy. Death in the Midst of Life: Perspectives on Death from Christianity and Depth Psychology. MI.: Baker Book House, 1992.

2. Hoffacker, Charles.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: Preaching at Funerals. Cambridge: Mass.: Cowley Publications, 2002.
3. 周惠賢、楊國強:《香港的生命教育》。香港:宗教教育中心,2002。
4. 馬傑偉:〈死亡的氣息 〉http://www.com.cuhk.edu.hk/project/ericsite/smell_of_death.html
5. 鄭之灝:〈青少年次文化與潮流 〉 http://www.hkcss.org.hk/cy/3A-2.pdf
6. 〈香港媒介的反智文化〉 http://www.rthk.org.hk/mediadigest/20020315_76_1770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