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erphoto

2011年全香港中學生『生死教育』徵文比賽 作品一覽

» 觀看其他級別作品
» 觀看中三其他作品

登記編號: 30025

參賽者編號: 226

級別: 中三

參賽者: 張梓文

就讀學校: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

《死,一切的終結?》

  生、老、病、死,是人生必經的階段,是無可避免的過程。在道教的立場,死亡是完結人間的修行;在佛教的信念,死亡則是了結俗世的塵緣。但死亡又是否人生的句號,一切的終結呢?
   
  在馬尼拉人質事件中,本是興致勃勃的旅遊,卻遇上槍手的挾持,梁錦榮和領隊謝廷駿的捨己救人的表現,令我留下了深刻的體會,上了一課生死的教育。

  被槍手挾持,深信整個旅遊團的人都不會有這樣的經歷,該是令人膽戰心驚的。但到了危難的關頭,槍手獸性大發、人性盡失地亂槍掃射時,梁錦榮不但沒有「大難臨頭各自飛」,更不顧一切,犧牲個人的性命,奮死保護妻子,以自己的生命換取妻子的生命。子彈穿透了他的身體的傷痛,更比不起他與妻子離別之痛,但他明白自己不會從此離開心愛的妻子,因為他打破生命的愛,會永永遠遠長留於妻子心中。而領隊謝廷駿,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,仍堅守職責,面對著只是相處數天、非親非故的團員,英勇地向外界通風報信,最後被槍手射殺。看似是平平無奇的動作,但他那份大無畏的精神,卻深深烙在我的心,叫我學習他那份無私無懼的愛。

    回看香港時下的年青人,只是面對少許的苦楚,便自尋短見,了結了寶貴的生命。兩者相比之下,卻有天淵之別。梁錦榮和謝廷駿的死亡,令愛不斷在人間延續,用愛遮蓋了離別之痛。相反,時下年青人解決不了困難而自殺,比比皆是,這卻令他們的家人倍添傷感,一直傷痛下去。所以,梁錦榮和謝廷駿的精神,確實值得青少年學習。

    由馬尼拉人質事件體會到,死亡不是人生的句號,而是人生的新一頁,而這頁是由死去的人留下的愛,一筆一劃編寫出來。因此,死哪會是一切的終結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