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erphoto

踽踽前行的勇氣

(曾刊於2006年4月《號角月報》)

吳宗文牧師
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堂主任

人生最大的哀傷莫過於「生離死別」。這種在心窩裡戚戚然的感覺,令人痛苦得生不如死。親友離世的哀傷,除了是死亡過程予人之震撼;更主要來自生活習慣上兩人間之心理倚賴、社會交往,甚至身體接觸等連繫,都被頓然割斷之感受。面對人去樓空、獨守空幃的悵然失落、傷痛回憶及茫然前路,遺屬身心會有多方面的反應。包括:吃不下,睡不著;思想一片空白,情緒陷於低谷。有些人的傷痛很快便復原;但有些人卻歷久不消,並深深打擊了其繼續生存的意志。要使喪親之痛得以撫平,可從 —— 身體健康,社會交往,情緒心理和靈性認知 —— 四個層面著手。

第一,身體健康方面(physical-health dimension)。面對親友死亡之巨創(trauma),傷心難過及痛哭流涕會帶來生理上一些反應,包括疲倦卻不能入睡,肚餓卻嚥不下,精神萎靡,身體消瘦,最終病倒下來。此時應有人照顧其飲食和健康。例如煑一些營養湯水和容易消化的食物;並在友人或教會肢體陪伴下,作適度運動或旅遊散心。這都有助遺屬恢復正常起居飲食的節奏。

第二,社會交往方面(social-interactive dimension)。應為傷痛者建立一個支援網絡,讓親友和教會肢體能以愛顧環繞之,令其社會生活上騰空出來的位置,得以瀰補。我們也應鼓勵哀傷者走出自我封閉或隔絕的樊籬,要與其他親友保持聯絡,認識新朋友,甚至通過當義工和加入教會不同的關顧團契,來開創自己新的人際網絡。這樣,才不致沉醉於自艾自怨、自哀自憐的處境中。

第三,情緒心理方面(psychological-emotional dimension)。喪親之傷痛,通常有兩個階段。一是對死亡震撼的即時情緒反應,有人會嚎啕大哭,整個人崩潰下來。二是日後每當睹物思人或午夜夢迴時,便會悲從中來,從心裡湧溢出陣陣的哀愁。我們應鼓勵喪親者「節哀順變」;但若需要表達哀傷時,我們也應「借出肩膀」(lend the shoulder),讓他們可以倚偎著哭泣和傾訴,將情緒恰當地宣洩。另有一種方法是每當感覺孤單,哀傷情緒要浮現時,可聆聽或誦唱聖詩,以其動人旋律和慰人歌詞來作情緒的安撫。除了音樂治療,藉寫日記(journaling)來記下思緒和抒發感受,亦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。

第四,靈性認知方面(spiritual-cognitive dimension)。當面對親友喪亡之創傷,人往往會忘記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里程;也因為沒有正確的信仰,導致對死後一無所知或錯誤認知。因此,要提醒傷痛者聖經應許人有永生的盼望,死亡只不過是一扇門,又如睡一覺便通往永恆(詩90:5)。死亡的拘禁和規限只不過是短暫(林前15:52)。正如聖經說:「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。信我的人雖然死了,也必復活」(約11:25)。對屬神的人而言,死亡更是息去世間勞苦和帶著一生果效去見神的時刻(啟14:13)。而且耶穌更對臨終悔悟的強盜指出,連他這樣的罪犯也可以即時到樂園裡與主同在(路23:42-43),這實在是好得無比(腓1:23)的承諾。

想到這裡,若然離別是短暫,而且去世親友若已決志,那麼在世親友的憂慮便得以釋然,有交託之感覺。換一個角度來說,縱使離世親友一生沒有信仰,但倖存者仍可藉信仰來治癒自己的傷痛,將自己的生命重建;並藉此重新發掘自己獨存的意義和繼續前行的使命。有些人甚至發現到這種喪親的失落感,原來也有積極的一面:它可變成一種驅動力,叫人追求認識神並渴慕親近神,因而在靈性上經歷轉化和提昇 —— 世界觀變得更正確透澈,人生觀也顯得更智睿深邃。

聖經說:「看哪……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;不再有死亡,也不再有悲哀、哭號、疼痛,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。……看哪,我將一切都更新了﹗」(啟21:3-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