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erphoto

死而不亡

死而不亡—死亡的哲學與活著的藝術 (撮要)

關瑞文教授
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院長(行政)

「別離的時辰已到!我們各奔前程—我將到死人之地,你仍留在活人之境。孰優?孰劣?只有天知曉。」這是智者哲人蘇格拉底臨終的名言(或許是柏拉圖之言)。他並不畏懼死亡,因為按他的想像,死也許是長眠,也許是朝向他生之路,無論孰此孰彼,對於善良的人而言,都是福氣。因此,善良的人該懷著歡欣迎接死亡。這是在西方哲學裡,擁抱死亡的典型看法。對死亡持這樣正面及接納態度的,或認為生生死死皆只是自然的一部份,或認為生命/靈魂不滅者,尚有其他哲人,如赫拉克利特(公元前五世纪)、畢達哥拉斯(約580-500B.C.E.)、柏拉圖(428-348 B.C.E.)、亞里士多德(384-322 B.C.E.)、馬古斯•奧理略(121-180)等。

然而,對死亡持負面態度,認為死亡是罪的結果,或死是人當畏懼的生命真相,或人必在其中面臨莫大掙扎,或人要迴避談論死亡者,亦大有人在。持這樣觀點的最佳代表,要算是奧古斯丁(354-430),其他則包括帕斯卡(1623-1662)、斯賓諾莎(1632-1677)、齊克果(1813-1855)、尼采(1844-1900)等。

此外,對於死後是否還有生命、死後若有生命到底是福是禍,在西方哲學的傳統裡,也有相反的看法。總之,對死亡的想像,長久以來,哲學的討論是充滿著辯證且矛盾的張力。本短講要指出,這種張力,大概是人類面對死亡這個課題時,自然而生的。面對死亡,人常常徘徊於抗拒與接納之間、搖擺於畏懼與平靜的兩極。若要死而不亡,人必須超越這種矛盾張力。

人憑甚麼達到超越之境呢?是盼望。馬塞爾認為死亡「是絕對盼望的發端」。對正在面臨死亡的人而言,盼望確實有其超越作用,這是不少現代醫療及社會科學研究的結論,典型的例子有Elizabeth Kubler-Ross的死亡階段論、Charles A. Corr 的任務為本的全人康健之死亡理論、C. R. Snyder的盼望認知心理學理論,這些研究都具體並實證地指出盼望如何協助人安然面對死亡。

然而,本短講要進一步指出,盼望不單只是一種心理素質,更是有其靈性層次的。真正使人能以生之勇氣來超越死亡的盼望,是位於靈性層次的。基督信仰的盼望,是在受難與復活的辯證張力中生成的。這種張力,正好回應上述提到哲學探討死亡時的張力。受難與復活,彼此相生相剋,互相構成,亦互相勾銷。這種辯證張力,即叫人要承認死亡的絕對痛苦是全然真實,但同時相反地又讓人確信死亡並非生命的絕對終結。痛苦確實存在於人間,人不該自欺輕言死亡並不可畏,但卻能夠認定因神的介入,生命可得重新再造。活出這種張力,就是孕育靈性層面之盼望的搖籃。好好打造這種活著的藝術,到死時就可生出使人不亡的盼望。因此,若要死而不亡,就要把受難與復活的張力,化成一種人生觀,從而生出具盼望的人生。借用海德格及雅斯培所言,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,並非生命的終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