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erphoto

踽踽前行的勇气

(曾刊于2006年4月《号角月报》)

吴宗文牧师
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港福堂堂主任

人生最大的哀伤莫过于「生离死别」。这种在心窝里戚戚然的感觉,令人痛苦得生不如死。亲友离世的哀伤,除了是死亡过程予人之震撼;更主要来自生活习惯上两人间之心理倚赖、社会交往,甚至身体接触等连系,都被顿然割断之感受。面对人去楼空、独守空帏的怅然失落、伤痛回忆及茫然前路,遗属身心会有多方面的反应。包括:吃不下,睡不着;思想一片空白,情绪陷于低谷。有些人的伤痛很快便复原;但有些人却历久不消,并深深打击了其继续生存的意志。要使丧亲之痛得以抚平,可从 —— 身体健康,社会交往,情绪心理和灵性认知 —— 四个层面着手。

第一,身体健康方面(physical-health dimension)。面对亲友死亡之巨创(trauma),伤心难过及痛哭流涕会带来生理上一些反应,包括疲倦却不能入睡,肚饿却咽不下,精神萎靡,身体消瘦,最终病倒下来。此时应有人照顾其饮食和健康。例如煑一些营养汤水和容易消化的食物;并在友人或教会肢体陪伴下,作适度运动或旅游散心。这都有助遗属恢复正常起居饮食的节奏。

第二,社会交往方面(social-interactive dimension)。应为伤痛者建立一个支持网络,让亲友和教会肢体能以爱顾环绕之,令其社会生活上腾空出来的位置,得以弥补。我们也应鼓励哀伤者走出自我封闭或隔绝的樊篱,要与其他亲友保持联络,认识新朋友,甚至通过当义工和加入教会不同的关顾团契,来开创自己新的人际网络。这样,才不致沉醉于自艾自怨、自哀自怜的处境中。

第三,情绪心理方面(psychological-emotional dimension)。丧亲之伤痛,通常有两个阶段。一是对死亡震撼的实时情绪反应,有人会嚎啕大哭,整个人崩溃下来。二是日后每当睹物思人或午夜梦回时,便会悲从中来,从心里涌溢出阵阵的哀愁。我们应鼓励丧亲者「节哀顺变」;但若需要表达哀伤时,我们也应「借出肩膀」(lend the shoulder),让他们可以倚偎着哭泣和倾诉,将情绪恰当地宣泄。另有一种方法是每当感觉孤单,哀伤情绪要浮现时,可聆听或诵唱圣诗,以其动人旋律和慰人歌词来作情绪的安抚。除了音乐治疗,藉写日记(journaling)来记下思绪和抒发感受,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。

第四,灵性认知方面(spiritual-cognitive dimension)。当面对亲友丧亡之创伤,人往往会忘记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里程;也因为没有正确的信仰,导致对死后一无所知或错误认知。因此,要提醒伤痛者圣经应许人有永生的盼望,死亡只不过是一扇门,又如睡一觉便通往永恒(诗90:5)。死亡的拘禁和规限只不过是短暂(林前15:52)。正如圣经说:「复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。信我的人虽然死了,也必复活」(约11:25)。对属神的人而言,死亡更是息去世间劳苦和带着一生果效去见神的时刻(启14:13)。而且耶稣更对临终悔悟的强盗指出,连他这样的罪犯也可以实时到乐园里与主同在(路23:42-43),这实在是好得无比(腓1:23)的承诺。

想到这里,若然离别是短暂,而且去世亲友若已决志,那么在世亲友的忧虑便得以释然,有交托之感觉。换一个角度来说,纵使离世亲友一生没有信仰,但幸存者仍可藉信仰来治愈自己的伤痛,将自己的生命重建;并藉此重新发掘自己独存的意义和继续前行的使命。有些人甚至发现到这种丧亲的失落感,原来也有积极的一面:它可变成一种驱动力,叫人追求认识神并渴慕亲近神,因而在灵性上经历转化和提升 —— 世界观变得更正确透澈,人生观也显得更智睿深邃。

圣经说:「看哪……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;不再有死亡,也不再有悲哀、哭号、疼痛,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。……看哪,我将一切都更新了﹗」(启21:3-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