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而不亡
死而不亡—死亡的哲学与活着的艺术 (撮要)
关瑞文教授
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副院长(行政)
「别离的时辰已到!我们各奔前程—我将到死人之地,你仍留在活人之境。孰优?孰劣?只有天知晓。」这是智者哲人苏格拉底临终的名言(或许是柏拉图之言)。他并不畏惧死亡,因为按他的想象,死也许是长眠,也许是朝向他生之路,无论孰此孰彼,对于善良的人而言,都是福气。因此,善良的人该怀着欢欣迎接死亡。这是在西方哲学里,拥抱死亡的典型看法。对死亡持这样正面及接纳态度的,或认为生生死死皆只是自然的一部份,或认为生命/灵魂不灭者,尚有其他哲人,如赫拉克利特(公元前五世纪)、毕达哥拉斯(约580-500B.C.E.)、柏拉图(428-348 B.C.E.)、亚里士多德(384-322 B.C.E.)、马古斯•奥理略(121-180)等。
然而,对死亡持负面态度,认为死亡是罪的结果,或死是人当畏惧的生命真相,或人必在其中面临莫大挣扎,或人要回避谈论死亡者,亦大有人在。持这样观点的最佳代表,要算是奥古斯丁(354-430),其他则包括帕斯卡(1623-1662)、斯宾诺莎(1632-1677)、齐克果(1813-1855)、尼采(1844-1900)等。
此外,对于死后是否还有生命、死后若有生命到底是福是祸,在西方哲学的传统里,也有相反的看法。总之,对死亡的想象,长久以来,哲学的讨论是充满着辩证且矛盾的张力。本短讲要指出,这种张力,大概是人类面对死亡这个课题时,自然而生的。面对死亡,人常常徘徊于抗拒与接纳之间、摇摆于畏惧与平静的两极。若要死而不亡,人必须超越这种矛盾张力。
人凭甚么达到超越之境呢?是盼望。马塞尔认为死亡「是绝对盼望的发端」。对正在面临死亡的人而言,盼望确实有其超越作用,这是不少现代医疗及社会科学研究的结论,典型的例子有Elizabeth Kubler-Ross的死亡阶段论、Charles A. Corr 的任务为本的全人康健之死亡理论、C. R. Snyder的盼望认知心理学理论,这些研究都具体并实证地指出盼望如何协助人安然面对死亡。
然而,本短讲要进一步指出,盼望不单只是一种心理素质,更是有其灵性层次的。真正使人能以生之勇气来超越死亡的盼望,是位于灵性层次的。基督信仰的盼望,是在受难与复活的辩证张力中生成的。这种张力,正好回应上述提到哲学探讨死亡时的张力。受难与复活,彼此相生相克,互相构成,亦互相勾销。这种辩证张力,即叫人要承认死亡的绝对痛苦是全然真实,但同时相反地又让人确信死亡并非生命的绝对终结。痛苦确实存在于人间,人不该自欺轻言死亡并不可畏,但却能够认定因神的介入,生命可得重新再造。活出这种张力,就是孕育灵性层面之盼望的摇篮。好好打造这种活着的艺术,到死时就可生出使人不亡的盼望。因此,若要死而不亡,就要把受难与复活的张力,化成一种人生观,从而生出具盼望的人生。借用海德格及雅斯培所言,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,并非生命的终结。